Search

去年至今年,市場熱錢多+房市大好,不僅很多無殼族晉升成有殼族,更讓手上持有兩間以上房屋的人數多更多。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去年至今年,市場熱錢多+房市大好,不僅很多無殼族晉升成有殼族,更讓手上持有兩間以上房屋的人數多更多。其中後者買房,很明確就是以投資置產為目的。

常看到首購很憤慨地說:"我辛苦工作賺的錢,結果都被投資客吸走了...."。我覺得與其去憤慨房子淪為投資客賺錢工具,不如去思考為何在台灣買房子對很多人來說是種套利行為。

自古以來,資金都是往套利的地方配置。而若要符合投資人眼中的套利標的,除了要有「不錯的報酬」外,更重要的是要「穩」,房子就一次符合這兩項特點。

這一年多房市的大噴發,其實政府也看見了,故也陸續推出"限貸令+房地合一2.0+實價登錄2.0"等政策,用以抑制房市的熱度。但以結果論,房價不減反增,對於想購屋的人來說,痛苦指數越來越高。

我們看見制度面出現了些問題,貧富差距越來越大,但大多數人也沒辦法改變這環境,所以最後選擇"打不贏就加入它"。

--
如果你現在已有一間房子,另有500萬的閒置資金,並預計於幾年後換屋。若有股票及房子兩項投資工具可選擇,你會選哪一個?

1.大多數人玩股票幾乎都賠錢居多,散戶玩不過主力。但房地產,人人都是主力。

2.若把500萬先投入一間小屋,幾年後當要換屋時,小屋增值賣掉後可取回800萬的資金,這將能有效地降低換屋時的資金壓力。

對於要換屋的人來說,投資工具不分好壞,但"如何讓閒置資金有效增值",這件事才是最重要的。

「角色不同,立場自然就不同」。若想瞭解屋主的想法,最直接的方式是趕快讓自己成為屋主,到了那天也許你就懂了,一切都是人性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這裡,沒有一篇篇繁瑣的房地產廣告行銷。只有最真誠的房仲生活分享。
View all posts